无为市“2233”工作法切实提升企业获得感

阅读次数: 编辑:办公室来源:芜湖新闻网 发布时间:2022-03-29 10:11

芜湖日报记者 俞冰清

营商环境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和市场活力的释放。自“依法推进公共政策兑现,创优法治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试点工作开展以来,无为市坚持需求导向、问题导向、效果导向,积极探索“2233”工作法,从企业群众办事的痛点、难点切入,有效减环节、减流程、减时间、减跑动、减成本,高效率、高品质、高标准地科学统筹,全力以赴、狠抓落实,推动公共政策兑现试点落地见效。

无为市“2233”工作法即“2个组建”、“2个公开”、“3个集中”和“3个优化”,通过完善政策落实工作机制,公开政策兑现信息,打通政策兑现快捷通道,优化政策兑现全流程,打造群众的好口碑、企业的好体验、发展的好环境。

“市场主体是经济的力量载体,保市场主体就是保社会生产力。”千方百计把市场主体保护好,就能为经济发展积蓄基本力量。“2个组建”包括组建“法律服务团队”和“常态化监督队伍”。

开展政府购买法律服务,倒逼公共政策落地。聘请安徽知名律师事务所13名律师组建5个专业团队,提供专项智力支撑,打通法治服务公共政策兑现的“最后一公里”;针对不能及时实现兑现公共政策的政府部门,由政府花钱为企业聘请专业律师“告政府”。围绕完善社会监督,创新公共政策兑现监督等方式,组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退休老干部、企业员工等4支,共计60人的常态化政策兑现“监督员”队伍,参与政策兑现监督,强化法治保障。

明确有力的部署给市场主体吃下“定心丸”,公正、透明、预期稳定的大环境,进一步增强企业发展信心。“2个公开”,即公开问题征集、公开办理结果。

无为市成立由市委主要领导担任双组长,20个镇、23个市直单位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试点工作领导小组,抽调政府办、司法局、政府法律顾问等7人组成“工作专班”,先后召开3次动员会、7次调度会,按照“应报必报、应报尽报”的原则,公开征集问题线索17条。建立“政策兑现直通车”,将兑现结果“广而告之”。目前已完成兑现三只松鼠1963万元,审核并公示 2020年度本级财政资金涉企政策集中兑现项目827个、兑现奖补资金 6042万元。

政务服务有速度、有温度,营商环境更优,企业获得感更强。“3个集中”为集中研判、集中清理、集中兑现。

组织“7人专班”对各单位摸排上报的222条信息、涉及金额5.19亿元,进行逐一甄别,集中分析、梳理、审核、研判。对规范性文件进行集中清理,汇总、统计、筛查了2020年前制定的134件公共政策兑现文件,保留86件、废止36件、修订12件,为实现依法、主动、全面兑现奠定坚实基础。举办集中兑现仪式,完成兑现58条,涉及255家企业、金额1.28亿元。暂不具备兑现条件的,制定“时间表”、“路线图”、“责任人”。

目标“落地困难”,无为市创建平台畅通渠道,实现了从“面对面”到“键对键”的转变。“3个优化”,优化政策、优化流程、优化服务。

建立公共政策发布、解读、申报、查询、投诉、督办、反馈等功能的“政策超市”,线上统一公布公共政策、兑现渠道、问题清单、责任清单、督办销号,实现闭环运行。建立问题咨询、政策查询、意见反馈等快速通道,实现“查、看、询、办”“一键直达”。对公共政策制作详细的兑现流程图,让企业“一目了然、一办即成”。设立无为经开区政策兑现集中受理办公室,实行“一窗受理、内部流转、集成服务、限时办结”;组建无为市政务服务中心政策兑现窗口,按需整合相关职能部门, “扁平化”网状工作模式推动兑现流程便捷、高效。组织无为市21个市直单位、23名“导购员”参与试点服务,变“企业围绕政府申请兑现”为“政府围绕企业主动兑现”,全面实行“有呼必应,无事不扰”,以最优服务推动企业在公共政策兑现中得到“最大实惠”。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