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中共芜湖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委员会2023年工作要点》的通知

阅读次数: 编辑:办公室来源:芜湖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发布时间:2023-02-23 15:49

各县市区经信局,经济技术开发区、三山经开区经发局,局机关各科室,市墙散工作处,市企业服务中心:

《中共芜湖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委员会2023年工作要点》已经2023年2月20日党委会研究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中共芜湖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委员会

2023年2月22日 

 

中共芜湖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委员会2023年工作要点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全市经信系统总体工作思路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中央、省委、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十一届四次全会和全国、全省经济和信息化工作会议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大力提振信心,深入实施制造业提质扩量增效行动计划,组织开展工业稳增长、优势产业壮大、数字赋能、质量提升、绿色发展、优质企业引育、降本增效等重点行动,进一步推深做实服务企业“百分之一工作法”,推动工业经济运行向稳向好,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一、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一)带头践行“两个维护”。以高质量党建引领经信工作全面提升。始终把衷心拥护“两个确立”,忠诚践行“两个维护”作为最高政治原则和根本政治规矩。坚持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抓好大学习、大宣传、大贯彻,切实把全系统党员干部思想行动统一到党的二十大精神上来,把力量凝聚到党的二十大确定的各项任务上来,把党的创新理论贯彻落实到经信工作各方面全过程。不断提高把握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的政治定力和战略眼光,以制造业提质扩量增效的实干实绩实效,诠释经信系统的忠诚担当。

(二)争先进位抓落实。进一步抬高标杆,全方位争先进位。对标全省、长三角最高水平,全力以赴提升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在全省、长三角位次。做好全市工业经济牵头、推进、督促、服务工作,强化与区县市联动机制,拿出“每天都是节点,全年都是冲刺”的拼劲韧劲,把每一项工作转化为路线图、项目表、责任书。

(三)抓好干部队伍建设。树立“以实绩论英雄”的鲜明导向,坚持在重点、难点任务中识别、选用干部,大胆使用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的干部,锻造出一批锐意进取的“干将”“闯将”。积极为年轻干部锻炼成长搭建平台,把有潜力的优秀年轻干部放到关键岗位和重点任务中挑重担。坚持缺什么补什么,增强干部补课充电紧迫感,组织干部赴先发地区学习调研,增长见识,开阔眼界,努力打造出一支敢打能拼,堪当重任的经信干部队伍。

(四)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压紧压实党委书记第一责任人职责和班子成员“一岗双责”,以马不离鞍、缰不松手的定力,以反复抓、抓反复的韧劲,以钉钉子的精神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市作风建设各项规定精神,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和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筑牢意识形态阵地。全力支持配合驻局纪检监察组开展工作,精准运用“四种形态”,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抓早抓小、防微杜渐,推进落实一体化的“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体制机制。

二、坚持以制造业提质扩量增效为纲,推动工业经济迈上新台阶

(一)全力稳定工业增长基本盘。重点抓好监测、投资、服务等三方面工作,稳定工业增长基本盘。力争2023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以上。一是抓监测。着力提高运行监测的精准度。按照“管行业要管运行”要求,分行业建立监测点,增强工业经济预测分析的预见性和精准性。压紧压实县区工作责任,落实“赛马机制”,定期调度通报、约谈督导,以月保季、以季保年,确保工业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紧盯年内重大工业项目,加快项目建设,尽快形成新的增长点。二是抓投资。大力推动新一轮技术改造,建立技改项目化、清单化推进机制,推动项目早建成、早投产、早达产,实施亿元以上重点技改项目150个,技术改造投资增长13%以上。市级层面要加强对各类国家、省级、市级项目的组织申报、调度考核和动态管理,切实发挥项目资金撬动作用;各载体要充分发挥项目企业在本地区的示范引领作用,以点带面、放大影响。三是抓服务。充分发挥1+9+N”企业服务体系作用,做好“畅聊早餐会”“企业家接待日”涉企事项建档督办,坚持每月召开企业服务联席会议,常态化深入一线精准纾困解难。开展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工业软件等重点产业链供应链产需对接活动10场以上。深入开展“十行千亿万企”融资服务行动,持续加大恶意拖欠账款治理力度,对无分歧欠款发现一起清偿一起。实施新一轮“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训五年行动计划”,创建省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5家以上。

(二)全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持续深化制造业提质扩量增效行动,不断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围绕到2025年全市制造业营业收入突破1万亿元的目标,一手抓育集群、扩规模,一手抓补短板、强基础,力争2023年制造业营业收入增长15%左右,制造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稳定在35.8%左右。一是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方面。2023年力争总产值突破2500亿元。支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强化“支持奇瑞就是支持芜湖发展”的意识,主动靠前服务,齐心协力推动奇瑞高质量发展,建立汽车产业发展指标体系,出台“支持首位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大力推动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与示范应用工作。二是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方面。2023年力争总产值突破250亿元。出台“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专项规划”,成立市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协会,抢抓省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母基金落户芜湖机遇,遴选推荐一批我市优质项目争取基金支持,嫁接优质项目招引线索。积极争取承办第九届恰佩克颁奖仪式、中国工业机械百强发布会等行业大型活动。三是智能家电产业方面。2023年力争总产值突破1000亿元。以共建中国家电智能制造基地(芜湖)为契机,推动一批新产品、前沿技术的发布会、产需对接会在芜召开。加快芜湖美的厨热智能家电产业园、杭州美高智能电气高低压电器项目等一批重点项目建设。办好第十四届中国(安徽)国际家用电器暨消费电子博览会,招引具有前沿性、前瞻性技术企业或项目5家以上。四是增强产业基础能力方面。深化“三首”产品推广应用示范工程,2023年力争培育“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30个、“首批次”新材料5个、“首版次”软件12个以上,推动更多产品上线省政府采购网“三首产品馆”。持续推进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加快核心基础零部件、核心基础元器件攻关,2023年力争完成“工业强基”项目12个,培育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8个。

(三)全力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一是推动数字赋能,实施“工赋芜湖”行动。加快市工业互联网综合服务平台、两个省级双跨平台建设,建成信通院工业互联网创新推广中心,持续引进培育优质服务资源,将市级服务商资源池扩充到100家以上,支持经开区探索“工业互联网平台+园区”模式。继续实施工业互联网标杆示范培育行动,分行业分区域开展数字化转型供需对接活动。探索中小企业改造新方式。办好工业互联网数字孪生大赛。新建5G基站2000个,新增“登云”企业800家,组织500家企业开展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评估诊断,培训工业互联网人才1200名以上。贯彻落实《以数字化转型为引领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若干政策》,优化政策支持方向。深入实施规上工业企业“四化”诊断,完成诊断服务400家以上,实现亿元以上规上工业企业全覆盖。开展市级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认定,争创国家级智能制造优秀场景和示范工厂,2023年培育省级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20个以上。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加快推进芜湖数字经济产业园建设,推动工业软件产品推广目录示范应用,力争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收突破280亿元。二是推动绿色转型,构建绿色制造体系。落实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坚持源头减量、过程控制、末端治理相结合,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推动绿色制造体系和绿色系统集成,培育国家级绿色工厂2户以上,省级绿色工厂8户以上。支持重点行业、企业、园区开展低碳工艺革新和减碳升级改造,加大能源监察力度,督促未达标企业实施绿色技改。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发展,依法依规推动淘汰落后产能。强化资源综合利用。加快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区域中心企业(站)建设,促进资源综合利用产业绿色化发展进程,培育一批再制造产品。三是推动产品升级,实施质量品牌提升行动。引导企业树牢“质量第一”意识,争创中国质量奖、全国质量奖和中国工业大奖。全年培育省级新产品40个、安徽工业精品8个以上。新增省级工业设计中心15家以上,打造省级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平台)9个以上。

(四)全力做好优质企业引育坚持“培育+引进”双轮驱动,着力打造一批具有行业引领力的头部企业、具有潜在颠覆力的颈部企业、具有很强爆发力的腰部企业。一是抓好企业升规入规。加快形成“发现一批、服务一批、申报一批、认定一批”规上企业培育梯队,力争2023年全市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00户以上,新增省级小微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6户以上。二是做专做精优质企业。引导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之路,建立完善选育、赋能、壮大机制,推动人才、资金、政策等要素资源向专精特新企业集聚。争取在芜设立省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基金二期子基金。新增省级专精特新企业70户以上,冠军企业12户以上,争创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2户以上。三是引育民营龙头领军企业。实施民营龙头企业倍增行动,完善市领导联系重点民营企业工作机制,力争10家企业进入省民营企业营收100强。

(五)全力推降本增效。坚持抓改革、降成本、强管理多管齐下,持续提高行业及企业效益水平。一是持续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修订完善工业企业亩均效益综合评价体系,开展分区域、分行业领域评价,推进占地5亩以上规下工业企业评价全覆盖。实施工业地价改革,推进全域治理,消化批而未供、闲置和工业低效土地1.6万亩。二是推深做实“百分之一工作法”。开展“百分之一工作法”提质增效再行动,落实《操作指引》,持续降低企业用能、融资、税费、用工及物流成本,进一步提高行业及企业效益,打造出一批降本增效的典型案例和场景。

    (六)坚持系统观念,统筹发展和安全。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坚持底线思维,加强民爆物品、民用船舶、民用飞机等行业安全生产监管。坚持依法行政,强化非煤矿山、盐业、墙散等行业管理。深化平安企业建设,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落实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各项任务。落实党建引领的新时代群众工作机制,推进企业留守处党组织整合,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合理诉求。深入开展“三大行动”,促进保密工作水平大提升。注重舆论引导,加强政务信息、新闻宣传工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